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篇
【交际内容】我们能做点什么。
【交际指导】
1、明确交际内容:
这次口语交际主要是围绕改善环境,我们能做哪些工作。
2、过程:
⑴ 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了解家乡的环境。
⑵ 汇报情况:
① 环境受到哪些污染?
② 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
⑶ 讨论:
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交际范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话题是: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当我说出环保这个题目,你可能马上联想到一大串数字:
每天向大气排放的煤炭粉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超过5亿吨!
每年排放的使人们致癌的重金属铅、砷、汞、镉达200多万吨;
每年排放的垃圾和粪便,仅我国230个城市就有6520万吨。
不错,这些正在加大的天文数字,怎能不令人闻之生畏呢?它们在破坏我们的环境,它们正挑战我们的生存。
所以,快快行动起来吧,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倡仪:
1、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2、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龙头开小,人走关灯。
3、请少用塑料袋子,不用一次性的碗筷杯盘。
4、请拒绝吃野生动物。
5、请一年至少栽一棵树。
6、请一年至少做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7、请爱清洁,从而减少衣服和被子的清洗频率,因为排放到江河湖海的洗衣粉水是有污染和毒害的。
最后,我还要倡议的是,请刻苦学习知识吧,以便将来运用这些知识,发展环保科技,改善和美化我们的家园。
《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这是一次加强同学们环保意识的语言训练。
在交际之前,让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身体会等,对家乡的环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具体活动时,先在活动小组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商量怎样在班上汇报,然后推举代表汇报。汇报内容可以自由掌握,可以是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可以是人们为了改善环境所做出的努力,等等。
最后,让全班同学讨论:我们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工作做点什么。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2篇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新区小学 张 云】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展示台(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视、广告及街头标牌上认识的字,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通过各种渠道自主识字的好习惯,教学完这部分内容,可依次类推,让学生收集认识各种广告及街头标语上的字,并随时作好记载,以待到班上交流。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冯亚君】
〖在家庭环境中识字〗
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的环境识字,这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学校成立了一年级家长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家长进入班级后,我要求家长配合: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能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对家庭电器的标签让孩子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我定期布置这样作业,并开展成果汇报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识字习惯。并且利用教材,如一年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孩子把认识的字读出来,让爸爸妈妈帮助写在“采蜜本”里。第二天,进行成果展示比比谁认的字最多。还在阅读中及时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或者虽然还没有教过却自己学会的生字,适时表扬、经常鼓励,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与阅读的结合。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区实验小学 蒋 蓉】
〖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真假不辨,生活陌生化〗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该怎么办》。
案例:
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儿子和爸爸对话“的活动。
儿子:老爸,今天我来洗碗,好不好?
(师插话:这样叫爸爸不太礼貌哟!)
“儿子”又重新说:爸爸,今天我来洗碗。好不好?
爸爸:乖儿子!你还小,洗不好,长大了再洗,好吗?
(师插话:你应该边说边模着“儿子”的头。扮演爸爸的学生走上前不自然地摸了摸“儿子”的头)
儿子:不嘛,不嘛,我就要洗:你就让我洗吧!
(生停顿了一会儿)
(师插话:为什么你要洗呢?得说说理由呀!)
儿子:嗯……嗯……爸爸,我洗碗的话你就有时间去看报了,好不好?
(师插话:就这个理由?想想,爸爸工作一天多累呀!)
儿子:嗯……
(学生搔着头。望着老师,说不上来了)
师:你是不是想让爸爸休息休息?因为爸爸工作一天很辛苦,再说了,你也是家庭的一员呀,会说了吗?
(学生点点头,但憋了半天还是没说出来。教师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谁来帮他说?”)
思考:
该情境是学生并不陌生的一个生活场景,学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为什么会“失语”呢?问题纳关键在于:学生进入了情境,把它当成了真的(生活原貌),而教师却清醒地知道这不是真的。是假的(课堂中的表演)。因此,教师不断地引导孩子的表演更趋“表演性”。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语言就是真实生活中的语言,例如“老爸”“不嘛,不嘛,我就要洗!你就让我洗吧!”“爸爸,我洗碗的话你就有时间去看报了,好不好?”而教师修正后的语言和情境是现实生活的变形模拟,不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像这样,真(生活原貌)假(课堂中的表演)不辨,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将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与课堂里所表演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顺利、有效地交流。在训练中要兼顾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比较强的、在日常生活中管用的交际能力。
以上这个案例中,教师如果让这两个孩子把这个生活情境表演完,不去打扰他们的思维,那么我们可以预测,扮演“儿子”的孩子不仅不会失语,而且还会有更新鲜、更生动的语言。因为表演活动中的“爸爸”和“儿子”都很投入,角色定位也很准确。
那么对于表演活动中出现的“卡壳”现象以及答非所问等现象,教师是否该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案例中“儿子”突然停顿了一下是很正常的,是学生短暂思考的停顿,教师应该学会等待。但当“儿子”不能根据“父亲”不让他洗碗的真正理由(你还小,洗不好)来劝说父亲时,教师应在评价时指出:应该认真倾听“爸爸” 不让你洗碗的理由,针对“爸爸”的理由来劝说他,“爸爸”就会心服口服了。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水南小学 张美群】
要实现双向互动,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在《我该怎么办》这课中,我虚拟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一个小朋友很想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事,可是他们总说她做不好,不让她做。”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实现生成性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实现双向互动的助动力。在双向互动中,通过教师的相机引路、因势利导才能确保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正常进行。我上《该怎么做》口语交际课时,正是运用教师的引导促成双向互动的正常运转。我先通过谈话,创设平等的氛围之后,便通过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想和大家集体聊聊天,想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希望大家实话实说。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爸爸有哪些方面招你们喜欢的?
(说给同桌听听)
师:那么,是不是也发现,你们的爸爸还有不少让你们不喜欢的地方呢?能不能说一说:希望大家多给自己的爸爸提意见。观点不同的同学可以提出来争论,互相说服,追求真理。(学生议论、思索、发言、争论)不难看出,在口语交际的互动中,老师引导得当,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推动口语交际的互动进展。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小学 郭美欢】
〖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互动〗
落实教材提示,让学生充分互动。新课程教材的口语交际教学,话题的互动性往往较强,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教材提示,让学生充分互动起来。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题目是《我该怎么办》:“说说自己很想帮爸爸妈妈作些家务事,可是他们总说我做不好,不让我做。我该怎么办呢?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很显然,提示中的“交流”就是互动的出发点。教学中,分组和全班交流时,都可在学生陈述后,大家再合作筛选,想出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在深入讨论中充分互动。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小学 寿园芳】
在课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内容,有些内容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是很好的交际话题,我们要用足用好。
但是学生生活的阅历或环境不同,适应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我们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地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只会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入死胡同。教材编得再好,它永远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它的滞后性和定型性。我们必须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如我在教学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我该怎么办》时,觉得十分无劲。因为班里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学生没有真正做过家务,更谈不上去劝说,再加上一年级学生阅历浅,知识经验不丰富,说什么理,怎样劝说,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说了,也是苍白无力,缺乏生活基础。所以对于这样的话题,我们可以大胆舍弃,或者更换。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第二小学 于向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如第二册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星期一,小明的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小红,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红,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红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她该怎么办?谁来帮她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小组讨论后组内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小红和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再请同学说说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贵州省仁怀市中枢一小 母鸿莉】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借助图片、录象、表演等手段再现生活中已发生的或已存在的某种现象还原现实生活,以此营造真实的交际情镜,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去。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我该怎么办》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关心父母、尊老爱幼的录音情境,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再现话题的要求,这样,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解决的办法,说服了文中的父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小学部 曹海燕】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在继承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把握和区分二者的不同。
如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师同样出示两幅图,一幅: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另一幅:小松如实的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图下提示:如果我遇到了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教师在引出话题后,由于所表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唇枪舌剑”的持正反观点大讨论、“家庭对话”的虚拟情境的角色进入和“小记者访谈”。在孩子们角色进入、转换的过程中,教师又趁热打铁抛出另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爸爸的做法对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展开小组的讨论。这样,激qing、示范、模拟、应用,由浅入深的让学生经历了一次角色体验。老师巧妙的“牵、引、铺、搭”,及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言语自由、平等的互动和谐的实践交流探讨的平台,从而为学生语言与思想增量。课堂上的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口语交际是双项互动的语言表达,它追求心理互动、情感互动。如果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你来我往,师生仅仅是“装扮”和“表演”,而没有沉浸于角色之中,那么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就是缺乏实效的。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吉水小学 郑佩芳】
〖在合作中实现互动〗
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是有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交际,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说、问、评、议等方法进行交流,在相互启发,合作交流中丰富见解,提高表达能力。要通过多个回合的交流,一步深入一步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的交际由比较简单、肤浅到交际得丰富、深入,从而提高交际质量。
如教学《我该怎么办》,可让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共同讨论,帮助这个小朋友出主意来说服爸爸、妈妈自己在家能做好家务。小组交流之后,进行全班交流,评一评,哪个组的同学说得完整,谁出的主意最好。这样,通过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等形式,就会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让学生在听与说、评与议的双向互动活动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小学 邹丽芳】
〖借助生活实践创设情境〗
教师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丰富的实践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使口语交际动起来。如《我该怎么办》设这一课中,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领悟到做家务的辛苦,从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有了生活感受,说起来比较容易,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中心小学 郑裔英】
〖课堂多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即人与人之间口头语言上的接触交流。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师生间、学生间的说、问、评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不应该是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独角戏,或教师与某几个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问有答、有评有论、有说有议,多项互动,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课。
如:在教学《我该怎么办》过程中,我让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合作互动,帮助这个小朋友出主意来说服爸爸、妈妈自己在家能做好家务。小组交流之后汇报,学生进行评价,说说哪个组的同学说得完整,谁出的主意最好。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规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福建省南平市流芳小学 林銮英】
〖充分发挥角色的作用〗
角色指的是交际主体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所显示的临时身份。发挥其作用,就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生活的角色。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① 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他们的听众、朋友、学生。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天,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 ② 创设角色表演的机会。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让他们进入交际情境。
如我在设计“语文园地二”中的《我该怎么办》一课时,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全班内讨论。几位同学协作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同学,自选伙伴等角色,表演出出主意。劝说爸爸、妈妈的过程:教师参与角色的扮演之中,加强示范,指导的作用。
【浙江省舟山市临城小学 藏燕玲】
记记,听听,说说。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
如《我该怎么办》(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在家里有没有爸爸妈妈不让做家务的情况?再想想父母为什么不让做家务?怎样才能说服父母?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洪溪镇中心小学 金燕飞】
〖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
如第二册“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老师先创设情景: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
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
指名说,然后师生评议,谁说得好,谁的方法好。
最后小组内表演。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师生再评议。
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促使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样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不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加强了学习的合作性,而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第二小学 施 英】
〖内外大沟通,识字更丰富〗
仔细钻研教材,不难发现,人教版一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的很多地方,尤其是《语文园地》中都通过“我会认”“我会读”“展示台”等板块向我们提示了一些可行有效的识字方法和途径。于是在教学时,我总是以这些内容为平台,整合课内外资源,去丰富,充实孩子们的识字本。因为生活里有最丰富,最生动的教学资源。
比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展示台中,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在看电视时认识的字。在这之前一段时间,我就布置学生注意在看电视时积累识字。展示中,孩子们从广告、新闻、对话字幕等地方收集的汉字数不胜数,大家互相交流,如同享受着一道美味的“识字”大餐。
【浙江省宁波东钱湖小学 沈密波】
〖联系生活,自主阅读、表达,在交流中识字〗
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阅读、识字,利用生活环境识字,是有效的识字途径。我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三种识字的环境,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并将三者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
家庭环境中识字。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的环境识字,这当然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学校成立了一年级家长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家长入班级后,我要求家长配合: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能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对家庭电器的标签让孩子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我定期布置这样作业,并开展成果汇报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识字习惯。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识字加油站──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孩子把认识的字读出来,让爸爸妈妈帮助写在“采蜜本”里。第二天,进行成果展示,比比谁认的字最多。还在阅读中及时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或者虽然还没有教过却自己学会的生字,适时表扬、经常鼓励,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与阅读的结合。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3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让学生体验观察的乐趣。
2.写下平时观察中的新发现,或者观察中发生的事。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4.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依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并从“胸有成竹”的典故中体会仔细观察的重要意义。
成语积累与观察写作。
能熟练地遣词造句,并对写出的文章进行适当地修改。
3课时。
(口语交际)一、导入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图,比比谁的眼力好!
二、观察、思考、交流1.出示《枯树人头图》。
2.请你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三秒钟,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预设:估计学生有的说看到了一棵树,有的说是看到了人的头像)4.深入观察,分步训练。
(1)请观察到一棵树的同学边观察边展开联想,然后说说你看到是怎样的一棵树。
(2)用“在这幅图中我看到了”的句型说话。
(3)请观察到人的头像的同学再深入观察,看看你找到了几个头像,还要比较这些头像间的不同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情外貌)
(4)用“在这幅图中我看到了头像,这些头像有的仿佛;有的似乎;还有的好像,真是画得”说话。
5.交流。
要求:说的同学把话说清楚,说连贯,有条理。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6.小结:一幅平常的画,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真仔细地观察,收获了不同的结果。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整段表述训练。
示例:这是一幅有趣的画,这不,它正在和我躲迷藏呢!
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树上的一对老年夫妇,他们似乎多年未见,两人脸上透着一丝惊喜,千言万语不知该如何表达。顺着树干向上看,在树梢上,有两位老者正默默地对视着。左边的老人鼻梁上挂着一副眼镜,低着头,仿佛在倾听着什么;右边的老人脸上“挂”满胡须,眼神里充满了智慧。此时,你如果不仔细看,树上除了几根干枯无叶的树枝就再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了。可是当我把书逆时针旋转时,惊奇地发现,在最下面的一根树枝上冒出了两个戴着帽子的人。在戴着礼帽的中年男人的上面还藏着一位戴眼镜的青年人。我把书顺时针旋转又找到了三个人物头像。
?按以上过程交流第二、三幅图。三、归纳心得
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1.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2.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第二次发现的结果及心得。3.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4.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四、总结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习作)一、导入
还记得老师曾经教给你们的一句名言吗?
出示名言: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各方面的成功秘诀。(齐读名言)
法布尔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昆虫学家、魏格纳之所以能提出地球漂移说的科学论断,那都是因为他们能对微小的事物进行仔细认真、多角度、长期的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观察日记。
二、习作构思
1.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2)有什么新的发展?
(3)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每个人根据各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1)学生说题目,老师整理。(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应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来,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题目也可以用“观察日记”。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三、示范讲评
1.教师先选择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习作,进行示范讲评。2.再出示几篇有各种典型问题的习作,师生互评。3.教师做示范性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进行示范批注。四、习作修改
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①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②意思表达是否清楚。(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3.展示台。
推选好的习作进行展示。(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五、誊写评价
学生誊写作文,老师对本次作文进行总结评价。六、习作例文蒜苗是怎样生长的9月21日阴
吃过晚饭,妈妈叫我和妹妹剥蒜瓣。啊!要泡蒜瓣了,我非常高兴。不一会儿,蒜瓣剥好了。妈妈从中挑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做种。
选好种,妈妈找来一个空盘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棉絮,把蒜瓣都摆在上面,妈妈说:“铺上棉絮,蒜苗的根就会扎进去,不容易倒。”然后,她又往盘子里浇水。我想蒜瓣的头上光秃秃的,只浇水,而不用土,它们能长出蒜苗来吗?
9月22日阴
刚过了一天,蒜瓣的顶端就裂开了,露出了一点浅绿色的芽儿,像小鸡从蛋壳里刚伸出来的小嘴,用手一摸软乎乎的。再看它们的根部,已长出了一些短短的须根,但还没能扎到棉床里。我担心它们倒了,就把它们一个个往棉絮里塞。妈妈看见了说:“傻瓜,别塞了!这样会把它们弄死的。”我忙问:“那怎么办?它们容易倒。”妈妈笑着说:“过几天,根长长了,就不会倒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放心了。然后,我又提出昨天的疑问,妈妈解释道:“蒜瓣本身就存有养料,只要温度适宜,加上水分、空气、阳光,没有土照样能生长。”噢,原来是这样,我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9月24日晴
转眼间,两天过去了。蒜苗都长到了一厘米高,根像钢丝似的扎进棉花里。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妈说得真对。
在这些蒜苗中,有一棵长得又高又壮,好像是“穆铁柱”。我给它点了一个红点,算是鼓励。另一棵长得最矮,我给它点了一个蓝点,希望它努力赶上。
9月25日晴
今天,每棵蒜苗的头上都裂开了一道缝,我以为它们都生病了呢,急忙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分片,就是小片叶子要从大片叶子的中心钻出来啦!”这真是一场虚惊。
评析:日记虽然简短,但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蒜苗的喜爱之情。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一、我的发现
1.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发现的,然后交流。
2.你们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大同小异,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他们的对话。3.小结:是的,作者之所以把文章写得那么生动、准确,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时实践了“观察、观察、再观察”。
4.当然,观察要讲究方法。让我们重新回到《爬山虎的脚》这一课,请看这段话: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作者从爬山虎脚生长的地方、脚的形状及颜色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教师总结:光仔细还不行,观察还要有顺序,有重点,要连续,要在观察中学会比较,学会联想,学会思考。
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重视观察,学会观察吧,因为——(出示名言)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方面的成功秘诀。
二、日积月累
1.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有人对每月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地观察并编成了儿歌。
2.自由朗读儿歌。
要求:把儿歌读正确、流利。
3.仔细读读这一儿歌,你发现有哪些特色?明确:语言精练、押韵等。4.哪些词语写出了花的特点?
明确:“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
5.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透过这些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教师总结:这些精练的语句无不让我们产生许多的遐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
三、成语故事
1.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及其他方面的成功秘诀。成语故事《胸有成竹》就是一个例证。
2.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故事。3.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文与可的画的特点是什么?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那么他的秘诀是什么呢?再读课文。
引导学生说出观察与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5.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明确:原本指画竹子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的形象,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6.尝试运用。用“胸有成竹”来说一两句话。四、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写写观察后的收获。
本次口语交际的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所以它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语文园地时,通过表达见解、交流感受、展示作品、对比竞赛、亲身实践等活动深入理解了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演练和展示学生学到的观察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读六个字,积累更多词语。
2、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用具】
生字卡、题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认记生字。
2、积累更多的词汇、丰富学生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作客。
1、出字题板(两个词组)
2、请同学们读一读、记一记。
3、出示第二张题板
4、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
1、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动脑筋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3、读一读。
4、认读生字。
二、读读想想 1、自读词语。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
3、开火车读。
三、我会读 1、自读词语。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4、全班齐读。四、读读背背 1、自由练习读。
2、男女生对读。
3、个人展示读。
4、齐读。
5、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识字的展示与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前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2、我该怎么办呢?
1、指名念小朋友的话。
2、讨论交流。可以自己说一说,也可以合作上台表演。
3、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二、识字加油站 1、自带课外书或贴字卡片,小组进行识字交流。
2、指名上台与大家交流。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5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巩固对生字的理解与运用,积累词语。
3、在关心他人中体验幸福。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体验语言美。
〖教学难点〗发现汉字的构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出示“我的发现”中的汉字,让学生自由读,发现特点再互相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独立观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后组内交流。
让学生试着一起总结:
每一个汉字都是用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的。
组合的方式不同,第一排是上下组合,第二排是左右组合,第三排是上面一个,下面两个,形成了品字型结构。
二、日积月累
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九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再通过读词组词来认识生字,这时出示左边的字与右边的字对应起来分析字义、记住字型。
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小组交流(学生可以选择词语谈自己的见解)
3、鼓励学生用词说话。
读读背背:
1、自由读书中的四句谚语。
2、自己喜欢的谚语背下来。
三、展示台
教师布置黑板,组织学生讲故事。
学生讲故事,自评互评。
评选最佳故事员,奖励一朵小红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谈的能力和表达习惯。
2、培养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心。
3、在交流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创设交际环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帮助他人。
〖教学过程〗
一、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想怎样帮助他?
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二、明确话题
1、指明读要求,学生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想一想,你的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学生从家里、同学、亲人、福利院、贫困地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一下。
三、创设多个情境,练习对话
情境一:一个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如请路旁的大人帮忙,或打电话110……)
四、说一说
1、学生先在组内说,小组推荐出说得好的同学。
2、在全班表演并说话,比一比谁说得好。
五、试着把这次说话的内容写下来
教师指导写一写。
写话举例:
大家都来帮帮他
今天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花红红的太阳和绿绿的小山小草。开始画画了,我用铅笔画出了太阳和小草的轮廓,要涂色了,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红色的水彩笔,急得我直冒汗。同桌小丽看到了,赶忙把他的水彩笔借给了我,她帮助了我,我说,谢谢你。
让学生讨论讨论这个写话的内容怎么样,尽量按要求写,把句子写通顺。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典。(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1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
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
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2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要求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
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
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比较,发现。
1.板书或贴生字卡片。
白——柏 己——纪 方——纺
只——织 尤一一优 生——胜
弯——湾 立一一粒
2自由认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立识字。
三、探究“我会读”。
1.板书生词,自由认读。
2.你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表示的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
3.拓展:你还发现有哪些字有共同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读读比比。
1.板书词语,比一比,两组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区别。
2.学生合作识字。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记的内容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3.指名边背边写。
三、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认识许多生字,可是如果看书看报时看到了一个字,我们不认识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部首查字法。
3.自由读“学习查字典”,用“——”画出查字典的发现。
4交流方法。 师出示儿歌:
遇到生字不用怕,
我用字典把字查。
先数部首有几画,
部首目录去找它。
部首右边是页码,
翻看检字表要靠它。
再数生字剩几笔,
检字表中仔细查。
查到生字记页码,
翻看正文就会啦!
5.比一比,看谁查得快。完成课后练习。
6.为优胜者发奖。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练习。
1、复习回顾课文《我选我》。
回答: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2、提出要求。
(l)分组讨论时,每位同学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观点。
发表观点时要有条理、通顺、连贯。看谁说得好,语言是否准确。)
(2)听别人说话时要专注地听,不插话,不抢话。
3、分组讨论、交流。
(与同学讨论时,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遇到这样的事时,你会怎么做。)
二、“展示台”。
1.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在课外活动中的收获。
2.评一评,谁表现得最出色。
3.说一说,我们以后会怎样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8篇
佚名
第二课时
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人小组一起读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
2、小组派代表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让没做过家务事的学生说说为什么。)
播放录音,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录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诠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程、魔”等11个生字,认识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利用“景物+特点+像……”的方式,练习将景物说具体。
3、反复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熟读词语。
难点: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收礼物吗?(喜欢)
老师想送大家一个礼物,但是常言说得好“无功不受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礼物才更有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三项任务,任务完成得好,礼物自然会送给你。你们有信心吗?(有)
二、学习任务
(一)第一关:职业大师就是我
1、图文结合,指图请同学说说图中的人是什么职业,并请同学做职业大师来介绍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
2、借助拼音读课本上的词语。(学生自读)
3、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跟读。
4、去掉拼音读词语。(分组齐读)
5、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男女生分别齐读。对于易错的“程、魔、筑、营、饲”几个字正音。
6、“我指你说”,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完成小卷第1题,圈出你认识了的字。(同桌互助)
7、出示课本中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词语带有“师”、第二行的词语带有“员”。(板书词语:师、员)
8、拓展练说:你还能说出含有“师”、“员”的词语吗?并介绍一下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板书这些新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认识的新字,点名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9、当堂练习:仿照气泡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父母都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写一句话。完成小卷第2题。
同学们完成的很好,恭喜你们得到了第一张拼图。
(二)写景小作家是我
1、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课本中的内容,出示课件,指名读。
2、以第一段话为例提问引导: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景物?(田野)
这句话把田野比作什么?写出了田野的什么特点?(把田野比作绿毯,写出了田野的绿、平、软)
3、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句话。
4、总结出规律:(板书)
第一行:景物
第二行:景物特点
第三行:像什么
3、照样子说一说
(1)补全课本中第三段省略号的内容,请同学说。
(2)出示稻子地图片,练习说话,完成第3题。(半扶半放)
4、当堂练习小卷
发挥想象或者结合图片,完成第4题后汇报。(全放)
(得到第二张拼图)
(三)辨别词语放大镜
1、自主读句子,每句话读两遍。指名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2、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
4、再读一读句子,加深体会。让学生体会到: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词语放进句子中才能理解的更准确。
(板书:一词多义、语境)
5、当堂练习,进一步感受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1)选择题
(2)小卷练习
(得到第三张拼图)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奖励的礼物--这是一本表达孩子对于长辈“关爱”的书,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希望大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更深的理解,并付诸于行动。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趣味性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充分体验到观察的乐趣,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习惯,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
2、自主合作探究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观察习惯,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
教学重难点
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积累观察所得,丰富知识储备。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一篇适合本单元主题的阅读短文。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初次观察,拟制标题
1、让全班学生观察三幅画,
然后请学生说说,每幅图画讲了什么内容,最好用一句话概括,并给这三幅图各拟上一个标题。
二、再次观察,交流看法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三、三次观察,比比发现
激发学生第三次观察,看有没有新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看谁的能力强。
四、四次观察,畅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察的感受,一句话即可。
【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细致,反复看,多角度,
五、拓展
回归课文,鉴赏观察
1、带领学生,再回过头来,进入本组课文中,
2、学习名家是如何敏锐地观察的,鉴赏名篇是怎样将这种观察变成具体的描写文字的,从而加深我们对课文的印象,使观察与阅读和鉴赏结合起来,增加观察的宽度。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将交际的内容写成一篇小文
选做【创造实践】:将日积月累试着编一首小诗。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1篇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 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2、 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1、 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 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2篇
美丽的冰花
今天,我起来得很早,刚穿好衣服,就望见窗户上的图案。呀,是啥东西?我耐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
走近一瞧,我笑了。原来窗户上的图案是冰花呀!窗户上的冰花真是各种各样。有的像百花斗艳,有的像蝴蝶在空中飞舞,有的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的像小溪流水……看到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一个问号就出现在我的头脑中:冰花是怎么来的呢?
我绞尽脑汁,想了许久,可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问:“妈妈,窗户上那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来的呀?”妈妈笑着对我说:“室外的冷气和室内的热气混在一起,气温在零度以下就自然形成冰。在冰形成的同时,由于来自各方的风,抽打在将要结冻的冰上,这样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冰花──也就是你说的美丽的图案了。”
“噢,是这样。”妈妈的话使我明白了冰花是怎么回事,也清除了头脑中的小问号,我心里十分舒畅。
【点评】
写作文要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从哪里来?读完这篇作文,你就会明白,材料从生活中来。小作者看见窗户上的冰花,头脑中就出现了一个小问号。为了真正弄懂这个问题,小作者请教了妈妈,终于明白了冰花是怎么回事,清除了头脑中的小问号,我们要学习小作者这种“处处留心观察,事事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注意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这样,你就不会为没有内容可写而发愁了。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狼、猩”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重点)
4.正确认读9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发现成语特点,熟读积累。(重点)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小刺猬、小獾的头饰。
学生准备: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播放小火车的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列火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情境引入,识字加油站
1.课件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课件依次出示与图片对应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引导学生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然后集体评议。
4.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5.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把同类的动物名称的词卡放在一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分:鸟类、爬行类、昆虫类等。按生存环境分:空中、陆地、水上等。还可以按活动方式分,按饮食习惯分,按脚的数量分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表示声音的词语,每出现一个词语,就配以相应的音效:叭、唰、吱呀、叮当、嘟嘟嘟、哗啦哗啦、叽叽喳喳。
2.课件播放声音,引导学生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都是为模拟自然界的声响而造的词语,都是表示声音的,我们称它们为拟声词。这些拟声词除了“叮当”的“当”以外,其他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的“口”提示字义,右边的声符提示字音。
4.认读词语。
(1)借助形声字的字形特点,引导猜读。
(2)出示拼音,反馈猜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
(3)自由读一读书中的拟声词。
(4)同桌互读。
(5)开火车读。
5.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在下面的句子里读一读。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________的电话声。
◇________,雨不停地下着。
6.拓展练习:你还能用上其他拟声词说个句子吗?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领、群、船、朗。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找一找一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
4.小结:在书写时,我们要先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注意有的字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等,还要观察每个生字中的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
5.教师逐一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领:“令”在书写时发生了变化,第一笔较长,第二笔是点。
群:第二笔的横右侧要出头,“羊”的第五笔是长横。
船:“舟”在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成提,且右侧不出头;右部第二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朗:左右等宽,不要写成“良”。
6.教师进行书写提示: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先看后写,看清笔画所在的位置,看清生字的结构安排,特别注意有些字在作偏旁时发生的变化。同时,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保持页面整洁。
7.学生先描红,再练习写两个。
8.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今天的目的地是森林动物乐园。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让我们出发吧!(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第一站到了,看看有哪些动物出来欢迎我们。
二、日积月累,收获感悟
1.自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圈出成语中出现的动物。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师生对读:如教师读“狼吞”,学生读“虎咽”;教师读“狼”,学生读“吞”,教师读“虎”,学生读“咽”。
6.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理解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两个动物名称。“吞”“咽”和吃有关;“飞”“舞”和姿态有关;“鸣”“吠”和叫声有关。第二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之”字。第三列每个成语中都含有“如”字。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7.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出成语。
8.课件出示成语填空,指导学生说出括号中应填入的动物的名称。
三、阅读理解,感悟寓意
1.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火车已到达“语文园地八”的最后一站了,让我们走进“我爱阅读”园林里,快去看看小刺猬和小獾他们都在干什么。
2.课件出示课题《称赞》及课文插图,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猜一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5.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是否喜欢小刺猬和小獾?为什么?
6.看插图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提炼出相关的句子。
7.图文对照,说说从小刺猬和小獾的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到的内容: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很愉快,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8.朗读全文,想一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9.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四、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1.自己选择一位同学,夸夸他。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
2.回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 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 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 他是谁?
小河——飘带 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 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教学反思 :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情,了解和认识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第15篇
一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通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形近字组词等进行综合性学习。
二知识与能力
1正确运用引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
2积累名人名言并从中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
3区别形近字并会灵活组词。
4理解成语故事内容,感受并积累中华传统文化。
三过程与方法
1联系已学过课文的对话,强化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2通过当堂记诵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名言并受到启发。
3通过提示字形,字音,字义的不同来区别生字。
4联系实际与同学交流学习成语故事,明白道理。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个语文园地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从名人名言到名人故事中得到启发和激励,向名人学习并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五重难点
1重点难点:形近字和标点符号的学习;联系实际对名人名言的理解和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2教学突破: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积极的与同学在讨论和合作中学习,使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
六课前准备
搜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果园―语文园地二(板书)去品尝秋天果实的甜美吧。
[设计说明:有人说“兴趣是的老师”,此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联系实际品味秋天,让学生下意识的积累语言。]
(二)走进苹果园,看谁又发现
1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熟读第31页对话,自读,互相读,指名读。
2默读句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3实践练习,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a妈妈吃了一口苹果开心地说这苹果真甜
b这苹果是我买的小明高兴地说
c是的爸爸也吃了一口苹果微笑着说我们的儿子真能干
[设计说明:让学生熟悉对话,注意语感训练,对人物对话三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也是为后面的发现打好基础;让学生自主观察,然后交流,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语文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语文运用实践活动中得到落实的,因此设计一道练习,目的即是突破学生平时运用标点符号的难点所在。]
(三)游览桔园,积累名人名言
1出示教材上的名人名言,以各种方式熟读:试读,指名读,领读,集体读分组赛读。
2理解名人名言,自由说说你读懂了那一条名言,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3比一比,看谁先会背。教师抽查,集体背诵
4展示课外搜集的名言,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都有重要意义。而积累的方法有多种,朗读,背诵课外摘抄等,在这一环节中,我把朗读,背诵和课外搜集结合起来,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
(四)来到葡萄园,看谁最会填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我会填”,一生上台填
2检查正误,同位互改,及时纠错。
3读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4怎样区别好形近字呢?生说,师总结,并出示儿歌让学生朗读:如果见到形近字,眼明心灵看仔细,形近音义不相同,细微差别要牢记。
5你能写几组形近字考考同学吗?
[设计说明:“温故而知新”形近字的学习在低年级的识字学习中常常遇到,也是他们学习途中的拦路虎。因此,及时巩固,应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以提高学生快速正确的识字能力。后面儿歌的编写则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一种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最后的出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反馈能力和对旧知识的再提取能力。]
(五)最后一站是梨园,成语故事记心间
1学生自己试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难点地方教师领读。
3朗读重点句子,感悟故事内容。
a一天夜里,祖逖翻来翻去睡不着。他想,怎样为国家效力呢?
b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
c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根据学生的感悟,教师相机板书:胸怀大志,勤学苦练,实现理想。)
4联系自己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迪?
5默读全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设计说明:成语故事是本册教材的新设置栏目,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感受积累中华传统文化,而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当作精讲课文来上,因此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只能靠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从而来感悟整个故事的丰富内涵。不懂的字词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语境或是使用教学工具如词典的使用等来解决,等于教给学生了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自己解决困难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交流学习此故事的体会和感受,明白有志之士只有奋发努力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道理,这就是教学理念中的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过程。]第3页共3页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秋天虽然是丰收的季节,但是只有胸怀大志,勤奋努力的人才能收获到甜美的果实,勤奋学习的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啊?(学生自由发言)是啊,游览果园,收获多多,老师祝大家学得快乐!下课。
[设计说明:我认为一节课后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明白每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而不要虚度光阴。」